第1页:敢于面对传统建筑集成的问题
弱电SI如何面对未来物联网技术革命?物联网逼近之下有哪些商机可以落地?这位物联网先行的牛人跟编辑谈到很多故事,关于这几年在力推物联网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喜乐、惊险以及无可奈何。编辑总结出下面几个大的方面分享给物联网创新者。
1、敢于面对传统建筑集成的问题
安防系统孤立运行,门禁是门禁、照明是照明、空调是空调等,从管理角度去衡量,为什么不对所以系统进行联网管理?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?过去的模式是封闭的,集成的问题就是缺乏标准,产品无法结合,每家厂商很难去协调,而且不开放,同时也是为了确保集成商有利润可以赚,很多技术并不是集成商的责任,但正是很多是多方面的问题导致的结果,令系统的使用价值非常有限。
譬如地铁需要大集成,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管理控制,但是地铁每条线都有控制中心,每条线上的每个子系统都是孤岛,系统的效能打折扣,很多是重复性建设。我们能不能做到有人时再启动,人离开时局部系统再关掉,这是智能建筑的最基本需求。不是技术做不到,而是投资成本非常高,用户看不到投资回报,很多问题是集成商解决不了的。我们必须打破系统的信息孤岛,实现泛载感知,避免重复建设。建筑物中的所有设施互联互通,交互信息。譬如考勤时可以互联能源系统,手机的定位功能也可以联动能源系统等。如何管理,不是集成商决定的,用户在使用和在发展使用的过程中,根据管理需求去调整。建筑领域的现状问题是,在设计阶段物业用途并没有纳入,设计者、开发者对物业的需求并不清楚。
2、物联网=系统集成?
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多番讨论争议,美国为何把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开发?物联网=系统集成,物联网不可能产生新的投资价值,就是集成换一种说法?是系统集成的升级版?学院派、实业派各持不同的解释。集成不是物联网,集成是无法把智慧城市做出来,美国人也不可能把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。
我们需要深刻理解过去集成技术的局限性,物联网无法采用原来的技术实现,过去的通讯体系也不能支持物联网的应用,过去的技术架构无法处理这么多信息,传感器信息很小,但是由于分散到很多地方,它要求实时通讯,一定要在通讯体系上做很多革命,对过去的传统通讯改造升级。第一件事就是对架构有新的认识,过去的通讯都是主从架构。美国人的概念是,飞机在天上,洒下一片电子尘埃,这些就是传感器,这些传感器如何飞机以及控制中心通讯?第一个要求就是,物联网需要自主组网,形成一个网状架构,设备能够自主组网、自主路由。所以,不是一个软件集成就可以做成物联网的。传感器需要集成传感、通讯、组网、路由的功能才可以,每一个产品接上就可以自主入网。从这个角度考虑,很多传统产业都要革命。
从每一盏灯开始,都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,很多传统产业都要发生变化,既要感知,又要信息互联,所有内容都要靠网络技术实现。很多工作都是协同工作,从技术层面采用云技术。过去的网络计算其实就是云计算,在云计算下,用户不需要网络服务器,而是云计算提供的服务。物联网就是把网络计算技术推广到传感端,传感控制、传感执行。许多节点在协同做事,调动网络上所有资源,这个是衡量物联网的基本技术特征。
3、物联网不可能全球统一标准
物联网不可能有全球统一的标准,而是要参照各种不同的标准,每一种协议都有优点缺点,一种协议涵盖所有领域,这种协议一定是低效率的。物联网是针对各种行业与应用场景的标准集合,不同标准协议的转化,不同通讯模式的组网。如果要等物联网标准出台,这是种错误的思维。
思科早期路由器是做协议转换和组网的,一个广域网走成千上万种协议。现在“路由”要延伸到传感、控制、执行层,技术方案一定要往这个方向发展。
第2页:物联网价值:柔性管理、精细管理
我们提供两种思路的平台:一个种以硬件为基础,物联网路由控制器,将不同厂商的、不同通讯协议的硬件互联互通和自行组网,由路由器作为节点形成网状通讯架构。另一种思路是,我们也会针对建筑提出物联网协议。该协议不能应用于其他行业,但路由器可以应用到各种行业。我们不可能打造一个全新世界,所有的东西都替换不现实,一定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。现在有市场基础的,需要我们尊重历史,基于国标、行标进行互联互通,实现控制功能。另外,过去的平台集成商才能用,交给用户之后就不会用。我们的思想是,物联网为何可以普及,只要用户会用浏览器就可以使用。
4、物联网价值:柔性管理、精细管理
物联网与传统的差异?深圳万科大梅沙中心为何会采用我们的产品?万科大梅沙中心的设计很有特色。
第一创新是建筑特色,卧龙形状。
第二创新是节能。首先,采用光伏发电,自己发电,多余电提供电网;所有窗户外有百叶窗追着阳光自己调节角度;空调是上吹风,解决了两个问题,首先南方主要是制冷功能,冷空气下沉,空调下吹风2米以内是冷的,上面是热的,空调功率变小。整个地板架空,综合布线网线、插座等可以任意移动。夏天风管低压风管送风,风的动能损失小,本身节能,冷空气下沉致使交换损失小,更安静。
第三大创新,没有吊顶,节约了层高,节约了建筑净造成本。但是没有吊顶,照明系统如何搭建?过去照明都是需要控制强电回路,除非每一盏灯都有一个回路,才能后期按照需要定义哪几盏灯亮,但是建筑是不可能做到一盏灯一个回路。过去智能照明采用EIB\C-BUS控制,由控制器发指令给灯,灯还是需要分回路,如果要改动问题又回到原点,智能照明问题解决不了。整个建筑都快封顶了,硬是停工8个月解决照明问题。我们提供的解决办法,只要求整流器由我供货,换掉灯上的整流器,相当于每一个灯都要有“铃子”,自己调节进网组网。采用我们的整流器可以自己进网、组网,选定哪些灯组成一个组之后,可以在界面上随意拖动灯进行组网,这些程序指令在拉动过程中就自动写到硬件中,具有自动学习能力,调整后主机就可以撤走电脑主机,只有当重新组灯时才需要接上电脑主机。过去如果后端没有主机了,后端死机了,那前端全瘫了。
现在技术的发展支撑起物联网应用。现在CPU越做越小,运算能力越来越强,支撑得起实际应用。过去回路控制是一个大工程,很多保护措施成本很高,现在分散到每一盏灯,一个小芯片就可以搞定,体积小功能强。物联网仍然需要管理,只是管理的方式变了,管理起来更简单了。譬如节能,变风量可以节能吗?没有数据分析,物联网的应用下每一个最小单位都有能耗数据。节能管理也不同,是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,这是可以产生很大社会价值的。
5、物联网的“杯具”一面
物联网目前在政府市场很难开花,遇到很大障碍。第一,使用者不是投资者。第二,物联网市场缺乏准入条件,缺乏权威机构的认证,3C认证是不做物联网产品。第三,政府体系中的问责制,最大问题就是免责,情愿采用一些国际知名品牌。因此,我们现在只能在民用市场去推物联网的应用。曾经做过一个集团企业项目,当时项目的决策人被调查几个月,当时我拍胸脯对集团老总说,不要一分钱,倒贴钱做,免费去试。我们的方案对用户是有价值的。第一,造价更便宜,没有损害客户利益,其次,是带给客户更高附加值。最终该集团企业客户指定采用我们的产品。一个地铁项目可能改一个线路名都要花5000万,这意味着地铁运营公司根本没有能力改动软件中的一个字。
目前物联网应用最成熟、最容易的是智慧园区,其次是自己花钱自己说了算的企业用户单位。很多用户单位是悲哀的,没有任何决策权。